Search

《聖索菲亞。蒼芎下的寧靜絮語》

上回long stay伊斯坦堡,多數時間都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聖索菲亞。蒼芎下的寧靜絮語》

上回long stay伊斯坦堡,多數時間都住北岸新城區;不過,為了聖索菲亞大教堂( Sancta Sapientia),有四天時間就近住在步行3分鐘距離的旅館,無非是為了教堂打烊前的每個黃昏,去走走。

在我眼裡,這座著名古蹟,其實非常滄桑。撇除早已被摧毀的第一代與第二代教堂,目前外觀完整的聖索菲亞,有將近1500年歷史,足足比對面的藍色清真寺早了1000年。她歷經了諸多王朝興衰,在位者當權不讓的霸氣坐鎮,一路從東正教、天主教、到現今的伊斯蘭世界,上千年的時光裡,教堂不斷地被重新粉刷、變更藝術創作與擺飾,甚至蓋掉前人璀璨的創作重新上色繪畫;直到1935年土耳其國父大氣改革,教堂成了博物館,世人才有機會不必礙於宗教規範之下、用自己的方式緬懷這個古蹟裡的奇蹟。

不僅身為拜占庭建築藝術的重要先驅,她對於後來的伊斯蘭世界、以致於俄羅斯東歐等東正教會國家,都有著深遠影響。最高的主廳空間從大理石地面到最高圓頂,由四根大石柱撐起這個數一數二大的半圓穹頂,千年以前這可是建築史上的大難題。其實我門外漢,除了圓頂、幾何格局、多拱門,與多色磚石的特色外,我看不懂卻深深著迷,她散發出偌大無垠卻又包容的空間與氣度。

我經常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近60公尺高的中央主廳,坐地觀天。在那些寒冬日落前,甚麼也不做,就席地讀經台邊,眼前是千年斑駁的大理石地面、往上看則朵朵如雲的燈圈,高低遠近散落在這個光線不算明亮的蒼穹裡。那個亮度與溫度非常獨特,冰涼卻不冷冽、沒有大量照明設備的溫熱感,卻有來自心海神來的暖意;隨著觀光客逐漸稀疏,白天沉睡窩居的流浪貓,也開始在教堂裡到處走動。

我不過招了招手,唯一的黑貓就跑到我跟前,就這麼摸著磨著彼此取暖,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超過半小時吧。其他的幾隻虎斑貓也親人,遊走人群與空間,牠們在土耳其國度裡備受禮遇、更何況是住在這個聖殿裡,難怪優雅從容。

每次來這兒,內心的小劇場總不斷上演。在時間的河流裡,聖索菲亞是一位出生嬌貴的千金,誕生於金碧輝煌的雕樑畫棟裡,她不斷被迫妝扮成在位者的想像,卻從沒怨言;隨著時代更迭,天災人禍不斷,她一次次洗盡鉛華,最終只剩龜裂的大理石地板,以及不斷塗抹翻修的半圓穹頂,伴隨她不斷流轉跳耀的回憶。

我沒有特別宗教信仰,不過走進她的世界,就知道情感上有所連結。也許是沉浸在歷史氛圍、也可能是內心對她的同情,也或許是我天性裡柔軟的心境使然,待在這兒心神特別寧靜。很多畫面在腦海流轉,可多數我卻想不起也記不得。這樣的心靈過程、挺享受的,有點像土耳其浴之後的飄飄然。

最近土耳其執政者不顧反對聲浪、準備將聖索菲亞改成清真寺,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宗教界一陣譁然。從宗教從文化遺產及觀光角度,有著天差地遠的解讀。至於我呢,當然希望疫情之後能盡快再次踏上伊斯坦堡,用同樣不受宗教禮儀約束的方式,在那片寧靜蒼芎底下、見見我久違的貓朋友。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orace_hoho/
到IG看更多搖搖晃晃的海角天涯

#搖搖晃晃的海角天涯
#旅行 #一個人旅行 #輕旅行 #微旅行 #瞬間 #永恆 #風景 #早餐 #歐亞大陸 #咖啡館 #咖啡浪潮 #聖索菲亞大教堂 #咖啡 #清真寺 #美食 #日常 #現實 #回憶 #人生就像巧克力 #特色咖啡館 #博斯普魯斯海峽 #伊斯坦堡 #土耳其 #古蹟 #歷史 #貓咪 #土耳其航空 #worldpeace #TurkishAirlines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旅行是主觀的,旅行會孤獨,旅行也很容易滿足。透過簡單的文字影像紀錄?
View all posts